找到相关内容91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超越自我的学习方法

    都是契理契机的无上大法,但由于我们智慧有限,因缘不同,所以真正能适合我们修的经论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。因此要有选择地进行阅读,而不可滥经论,盲目追求多知,这样反而因精神耗损太多,心绪纷扰而失去了宁静的修心境,使进修之道沦失。  在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五点:  (1)要从浅至深地次第阅读,自我感觉轻松有回味为佳,不能把阅读当成负担。  (2)阅读经论应选择重点与傍带性的,应处理好两者的份量关系,不可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1164031.html
  • 唐代两怀素

    中国佛学特别是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,他就是唐代高僧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怀素。  律僧怀素(625—698年),俗姓范,生干长安.从小“幼龄聪,器度宽然”,曾有人预言他将大器。10岁时,怀素忽然生出落发为僧之念,要求出家,父母劝阻不住,出家后,怀素广经论,其时听说玄奘回长安,又坚决要求拜玄奘为师,因此僧传中也称怀素为“奘三藏弟子”。怀素在玄奘门下对法相唯识义深有信解,后来依道宣律师受具足戒...

    许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965560.html
  • 从《赞弥勒四礼文》看唐玄奘的弥勒净土思想

    经健驮罗国、乌苌国,渡辛头河,到达迦湿弥罗国,在该国停两年经论。而后南下进入中印度,经磔迦国等十四国到达羯若鞠阇国(曲女城),在此渡恒河东下,经阿耶穆佉国等国,到达吠舍厘国,再往南于贞观七年(633)到...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,读诵了大量经典。十三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。唐武德五年(622),玄奘在成都受大戒,次年离开成都,顺长江东行访,到过荆州的天皇寺。贞观元年(627),玄奘回到长安。   ...

    继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271675.html
  • 法尊法师的生平简介

    回汉藏教理院,仅一年有余,法师为迎请安东大师二次入藏,安东大师已经圆寂,法师悲痛已极。在拉萨依止降则法王又学习了不少经论。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六年共十五年,法师两次入藏,遍访名师,广经论,随随译,为... 法尊法师是现代著名高僧,佛学家,卓越的翻译家,不畏险阻的西行求法者,可称之为当代玄奘。法尊法师为沟通汉藏文化,弘扬藏传佛教,贡献了自己的一生。他翻译了大量西藏佛教典籍,并写有不少论著,为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4076156.html
  • 白石崖寺与贡日卡卓玛女活佛传承(二)

    世嘉木样、第三世贡唐仓、第三世德哇仓等活佛及阿莽班智达、相顿·丹巴嘉措等高僧大德广经论。一生受持苦行,获得成就。曾六次前往罗家洞胜乐金刚圣地朝礼,举行“胜乐金刚修持仪轨”法会,并塑造怙主等佛像。还曾为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44582931.html
  • 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考论

    汉川,逢空、景二法师。景法师曾在净土寺为玄奘讲《涅架经》,师徒相逢,倍感亲切,乃停留月余,每天跟随二师经论,然后同赴成都。  成都为天府之国的中心,物阜民殷,社会安定,佛法兴盛,高僧云集。当时成都城西...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,弥补了文献之不足。在当前开发大慈寺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中,堪称为重大发现。  五 结语  唐武德元年(618),玄奘与二兄长捷法师由子午谷人汉川,逢空、景二法师,随其经论,并同...

    冯修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0061206.html
  • 论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受戒

    空、景二法师。景法师曾在净土寺为玄奘讲《涅槃经》,师徒相逢,倍感亲切,乃停留月余,每天跟随二师经论,然后同赴成都。  成都为天府之国的中心,物阜民殷,社会安定,佛法兴盛,高僧云集。当时成都城西著名的...慈寺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中,堪称为重大发现。   五、结 语   唐武德元年(618年),玄奘与二兄长捷法师由子午谷入汉川,逢空、景二法师,随其经论,并同赴成都。长捷法师住利于弘法的成都空慧寺,玄奘住...

    冯修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1261220.html
  • 敦煌本《历代法宝记》与蜀地禅宗

    1.智诜  据《法宝记》载:智诜禅师,俗姓周,汝南人,祖上因官至蜀,十岁好释教,十三人道场。初事玄奘法师经论,后闻双峰山弘忍大师名,便辞玄奘往凭茂山投忍大师,忍大师说其“兼有文字性”。后又归资州德纯...禅师,后世有不少著作提到,似乎此智诜为蜀地这支禅宗的“初祖”已成定论,但笔者对此是怀疑的。如据《法宝记》中所说,智诜十三人道场,初事玄奘经论,于长安二年(702)94岁时卒。其生年当在隋长寿二年(...

    杜斗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4262785.html
  • 现代五台山著名高僧法尊法师

    现代五台山著名高僧法尊法师  周祝英  (山西省社科院,山西 太原 030006)  摘要:法尊法师是五台山现代著名高僧、佛学家、翻译家和教育家。法师两度入藏,遍访名师,广经论,译经著书,为汉藏...梵网经)。法尊法师自幼颖慧,再加上他的勤奋好学,在五台山经过一年多的听经,参,对经论中的名相有了相当理解。是年秋天,大勇法师要到北京广济寺听太虚法师讲《法华经》,恰好法尊法师这年冬也要去法源寺受戒,...

    周祝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1761560.html
  • 戒律的现实价值

    缘故,所以没有按律制,先五年戒,后方可经论的规定,来增减僧才,而是一味地将精力放在经论教育上,只谈学术成果,不论僧格道念。因此,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,即使有些佛学院也开有戒律课,但也只是知识性的谈谈而已,没有具体性的实足奉行。这种偏重经教的流弊,使人容易产生只有弘扬戒律的人,才要戒持戒,而弘扬经论教理的人则无需刻意的戒持戒的错误认识。殊不知,戒乃万善之本,成佛之基,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3262559.html